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淼氖?017—2018學年第二學期校本培訓工作總結報告,對于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進來看看,參考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7—2018學年第二學期蕭江二中教科室工作忙碌而頗順利,在學校黨政班子的正確領導和各部門的通力配合下,繼續(xù)堅持“務實、創(chuàng)新”的工作方針,發(fā)揮教育科研的先導作用。在全體教師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求真務實,積極創(chuàng)新,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改革,也獲得了一些成績,F(xiàn)簡要回顧這一學期來的主要工作,并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嚴密制訂計劃,統(tǒng)籌部署工作
開學初,召集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召開教科研工作例會,總結反饋了上學期學校教科研工作的情況,制訂教科室工作計劃、行事歷。部署本學期教學常規(guī)工作,重點提出開展以各組為單位的微課題研究,力求全面提升教研氛圍。
二、有序開展活動、促進專業(yè)發(fā)展
1、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
根據省、市、縣有關開展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培訓的文件精神,遵循骨干教師的成長規(guī)律,借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經驗,有序組織教師參加90學時集中培訓,初中文化學科短時培訓,新課標、新教材教學研討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培訓會等各級各類的培訓。
2、開展形式多樣的專題校本研訓活動
本學期,繼續(xù)以“備好課、上好課、評好課、命好題、育好人”為目標,以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為重點,立足學校實際,面向全體教師,圍繞有效教育教學,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校本研訓活動。
三、繼續(xù)抓好教學常規(guī)管理,確保教學工作有序進行
以教研組、備課組為管理單位,各科實行組長負責制。把教學中的各環(huán)節(jié)要求動態(tài)的具體化,做到既規(guī)范管理,又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特長,提高了構建教師教學特色的意識。在教學中,優(yōu)化過程管理,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率,教會學生學習和思考問題的方法,評價時注重學生的進步程度。根據縣后20%的學生名單,各班每學科確定2名學生進行幫扶,根據教務處組織的學生座談反映和與期末縣統(tǒng)考成績相比較,量化每1名學生的幫扶效果。注重教學常規(guī)檢查,期初要詳實地做好班級情況分析、后20%學生轉化和優(yōu)秀生培養(yǎng)措施、教學計劃等,教師每節(jié)要備好教案,上交精品教案,開展主題教研活動周,加強備課組管理。
四、建立“同課同構”和“同課異構”的課例研討活動機制。
其一,以行政聽課和教研組教研聽課為載體。每次的聽課活動,把上課教師的課錄制下來,教研組進行集中評課研討,上課老師之后寫反思和形成一個新的教學設計。最后把原教學設計初稿、評課后的第二稿、反思、上課的課件等材料一同上交。同時,聽課老師以書面的形式給上課老師提出優(yōu)點和建議。以此提高了課例研討的質量,積累了一線教師的基礎資源,為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其二,各教研組本學期安排了一到兩次以學習方法或教學主題為研究對象的“同課同構”活動。在開展以課題為主導的模式基礎上,探索以方法、主題為研究內容的“同課異構”、“同課同構”的模式,為“同課異構”和“同課同構”的教學模式注入了新的內涵。
五、構建互助學習平臺,發(fā)揮骨干教師作用
本學期,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上采用了“行政—教研組組—骨干教師—新教師”的行政跟蹤與結對輔導模式。我校充分發(fā)揮骨干教師的帶頭、指導和示范作用。學校成立學科骨干教師課堂教學指導小組,領導班子也參與其中,主要針對九年級各學科的復習課、試卷講評課、作文課、實驗操作等疑難課堂,指導組的老師不僅只是聽一堂課,還通過課的前后抽查學生作業(yè)本,與學生簡短談話等方式進行學情調查,再通過觀課、議課,作出分析診斷,最后組織備課組活動,提出指導性意見,切實有效地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骨干教師與年輕教師一對一師徒結對,制訂好師徒計劃,按計劃開展各項活動,不僅只是聽評課,上示范課或師徒同上一課等,還有指導作業(yè)設置與批改、課題研究、課后輔導、命題與檢測等方面,師徒在全方位上共同分享彼此的經驗。年輕教師成長很快,比如王以偉老師獲得縣優(yōu)質課評比一等獎。在班主任師徒結對活動中,名班主任經常到徒弟班級中上班會課,平時經常交流班級管理經驗,從而促進班主任隊伍建設。學校規(guī)定骨干教師每學年至少一次講座,把自己平時在教育教學中成功的案例、做法和經驗在本學科組內與大家分享,或者在學校的階段性質量檢測分析會上作專題講座,這種來自同伴的成功經驗對于老師來說特別切合實際、特別受用。應素娟老師和吳萬叢老師參加溫州市命題研究培訓班培訓。
5、加強學校課題研究,構建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機制
本學期,學校要求各課題組把課題研究融入課堂教學中,使課題研究草根化,常規(guī)化,使課題研究真正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轉變教師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本學期我校1項課題結題,朱琳琳老師負責《初中生現(xiàn)代詩歌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2項課題平陽縣立項,尚金鳳老師負責《初中科學拓展性課程開發(fā)與實踐研究》課題立項,錢建英老師負責《農村初中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策略研究》立項,,學校還有五個微課題?姾H阏n題榮獲溫州市三等獎(平陽縣二等獎)。這些課題都是從課堂教學出來,又回歸到課堂教學,解決教學中的疑難問題。
六、深化校本研訓,提升教學教研能力
深入學習執(zhí)行《浙江省中小學學科教學建議》,繼續(xù)開展新課程新教材“疑難問題解決”專題學習,針對課程改革中學科教學遇到的疑點、難點問題,搭建研討平臺,聚焦課堂,關注有效教學,建設生本課堂,突破教學疑點與難點,提高一線教師新課程新教材的教學能力,努力把新課改理念轉化為教師的有效教學行為。同時本學期加強了校本研究,注重校本培訓, 本學期定第6、12、16周為主題教研活動周,各學科組開展主題教研活動,八年級老師及骨干教師每人一節(jié)公開課,扎實有效。本學期教師在縣里的各項比賽也取得很好的成績。蔡繼樓老師分別獲得2017年縣初中數(shù)學優(yōu)質課評比結果三等獎,我校的蔡繼樓、林小飛等五位老師獲縣學科單元命題競賽縣二、三等獎,尚金鳳老師的教學設計省二等獎。
2018年平陽縣教科研論文有:應素娟老師論文市一等獎,朱琳琳、蔡文俊、林素芳等老師獲縣二等獎,陳婷婷等三位老師論文縣三等獎。
本年度開設校級公開課50人次,校級講座30人次;論文獎獲20人次,其中,市二等獎1人、市三等獎1人、縣一等獎1人、二等獎3人、三等獎6人;命題比賽等業(yè)務獲獎共6人次,其中,市三等獎1人、縣二等獎1人、縣三等獎5人。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