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屈楚蕭和吳京等主演的科幻災難電影《流浪地球》正在熱映,影片主要講述了在太陽即將毀滅的情況下,人類開啟流浪地球計劃尋找新的家園的故事,劇情豐富,畫面震撼。網友看完這部電影的感受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人拍的科幻電影,帶著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帶上地球一起流浪!读骼说厍颉罚某鰜淼碾娪笆且徊亢秒娪,雖然跟大劉的原著是一個不同的的故事。
電影里面,中國元素的表達,包括春節(jié)各種喜慶元素、北京第三交委的宣傳語、老何煙盒里面媽媽要他穿秋褲的叮囑,都極其接地氣地在提示我們:請注意,這是我們自己人拍出來的科幻片。導致看慣了西方科幻片的我,竟然覺得有點不太習慣,哈哈。
電影里面的故事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故事,親情與希望貫穿整部電影。
親情,是整部電影溫暖的底色。劉培強為了讓岳父韓子昂和孩子劉啟獲得進入地下城的機會,放棄對患重病妻子的治療,自己成為了空間站的成員,一去十七年;韓子昂在執(zhí)行任務中救起了孤女朵朵,把她當做自己的孫女養(yǎng)育,即便在臨終的時候也交代孫子劉啟帶著朵朵回家;劉啟在心里雖然介意父親放棄救治母親,但實則內心仍然牽掛著父親。親情的演繹,成功地抓到了觀眾的淚點,以至于在宣告救援計劃失敗,全球通告大家回去與家人團聚的時候,想要回家的那種情緒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
而希望,則是整部電影的基調。電影開頭的課堂上,老師提問,希望是什么,有個學生動情地說,希望像鉆石,是家的方向,突如其來的煽情,讓朵朵一臉不屑。直到在最后時刻,朵朵與王磊他們一起為拯救地球做最后努力的時候,曾經讓人感到突兀的臺詞突然就有了張力,在危機中綻放希望的光芒。
一部詮釋親情和希望的電影,加上科幻的背景,加上第一部中國硬核科幻片的名頭,再加上吳京、郭帆等實力派人員加盟,內容、情懷和實力兼具,想不爆也難。
電影版的流浪地球,是溫暖的積極的,而原著的流浪地球,是帶有悲愴和浪漫主義氣息的。原著里面最具沖突部分,也就是叛軍以陰謀論誣陷聯(lián)合政府人員,而聯(lián)合政府人員為避免地球在內亂中被毀滅選擇主動投降,被執(zhí)行死刑的部分,在電影劇本中沒有體現(xiàn),同時,原著里面,提及的在生存危機前,人類只關心太陽,注重技術,不再關心愛情、藝術的生存狀態(tài)等在電影中都未體現(xiàn)。許是這些話題太有爭議性,又或者真的不好拍,又或者出于對受眾的考慮,編劇做了調整。只是,電影和原著在立意上是高下立判的。電影還在詮釋親情、希望和家國情懷,而原著已跳出了個體的情緒,站在整個人類的視角,去表達對流浪地球的悲愴與熱愛的情懷。
如果能按原著去拍流浪地球,那又該是怎樣震撼的場景呢?霎時間,悲愴而又浪漫的流浪地球又史詩般地在腦海中鋪展開來……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