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學期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數學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訓練學生的思維活動是重中之重。數學思維活動在數學教學課堂中探求問題的思考、推理、論證的過程等一系列數學活動都是數學教學中實施思維訓練的理論依據之一。因此,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活動,一是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符合課改的要求;二是填補了我們課改中的弱項。
二、教學目標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主動性,引導學生在掌握數學思維成果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
2、將數學知識寓于游戲之中,教師適當穿針引線,把單調的數學過程變?yōu)樗囆g性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玩中收獲。
3、課堂上圍繞“趣”字,把數學知識容于活動中,使學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力求體現(xiàn)我們的智慧秘訣:“做數學,玩數學,學數學”。
三、教學措施
1、結合教材,精選初二數學的教學內容,以適應社會發(fā)展和進一步學習的需要。力求題材內容生活化,形式多樣化,解題思路方程化,教學活動實踐化。
2、教學內容的選編體現(xiàn)教與學的辨證統(tǒng)一。教學內容呈現(xiàn)以心理學的知識為基礎,符合初中學生認知性和連續(xù)性的統(tǒng)一,使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學生思維發(fā)展能力相一致。
3、教學內容形式生動活潑,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賦予啟發(fā)性,趣味性和全面性,可以擴大學生的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4、每次數學思維訓練課都有中心,有討論有交流有準備。有階段性總結和反思。
四、學生人數:每班10名學生五、活動時間:周二的第三節(jié)課六、活動形式:
課內輔導為主,課外自學為輔;講解,自主學習和分組合作學習相結合。七、教學內容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第十二次第十三次第十四次第十五次
第十六次
平移變換(自主探究)旋轉變換(小組討論)
探索圖形的全等變換(合作學習研究)探索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小組交流)關于折疊問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索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合作學習)平行四邊形的應用(鞏固練習)探索特殊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判定(合作探究)特殊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判定的應用(鞏固練習)
探索特殊梯形的性質和判定(合作探究)
梯形輔助線的添加及應用(鞏固練習)
探究不等式的性質(自主探究)不等式的解法(合作學習)不等式的應用(自主探究)探究因式分解的方法(自主探究)
正確進行因式分解(合作探究)
擴展閱讀:初二上學期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新課標要求我們要使學生懂得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作用于實踐。力爭實現(xiàn):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因此,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也能夠喚起和發(fā)展學生對數學及其應用的穩(wěn)定興趣,符合新課改的要求。二、活動目標:
1.引領學生走進神奇的數學海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數學素養(yǎng)上有較大的發(fā)展與提高,為進一步學好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2.豐富學生的第二課堂,增加實踐的機會,使學生的生活不在僅限于課堂上,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樂趣,進而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性。三、活動內容:
對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課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將幾何教具制作、趣味數學、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數學小故事引入活動課,充分調動學生潛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具體內容:
1.軸對稱中的剪紙
2.利用軸對稱設計點的位置3.探索勾股定理4.勾股定理的應用5.關于折疊問題
6.有關路程最短問題7.勾股定理應用
8.勾股定理應用關于臺風影響問題9.勾股定理應用
10.無理數在數軸上的表示法11.認識方根12.找規(guī)律13.概率認識
14.利用坐標,判斷三角形形狀15.坐標系中圖形的變化規(guī)律16.一次函數的圖像的性質17.一次函數圖像的應用
18.利用圖像判斷自變量和因變量的取值范圍19.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20.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
21.二元一次方程組與一次函數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初二下學期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計劃》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初二下學期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計劃: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