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情感在幼師聲樂教學中的作用
淺談情感在幼師聲樂教學中的作用
摘要:聲樂教學只有加入情感元素,才能使學生聲情并茂的演唱,提高聲樂教學的效果。本文從分析幼師聲樂教學中情感培養(yǎng)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幼師聲樂教學中情感培養(yǎng)的具體途徑和作用,希望能夠?qū)μ岣哂讕熉晿方虒W的效果提供幫助。關(guān)鍵詞:幼師聲樂教學情感
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795(201*)10(c)-0184-01
音樂是一門聽覺和視覺的藝術(shù),音樂的特點就是可以引起人們的共鳴,這個特點決定了音樂可促進人們之間的感情。聲樂是人聲的藝術(shù),最貼近人類自然的表達,聲樂演唱發(fā)于聲而給予情,無論是演唱者還是觀眾,都可以融入到美好的聲樂中去。聲音和情感是其自然聯(lián)系的紐帶。因此,從我們在歌唱表演時,只有充分地分析和把握歌曲的感情,才能準確地表達歌曲的意境。
聲樂課程是幼兒師范音樂教育中的一門基礎課程,該課程與專業(yè)藝術(shù)學校的教育目標不同,幼兒師范聲樂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幼兒教師,而不是精湛技巧的專業(yè)人才。幼兒師范學校的學生年齡階段一般在15~18歲之間,有的來自于城市,有的來自于農(nóng)村,學生的素質(zhì)參差不齊,很多學生在入學之前對音樂知識一無所知,經(jīng)過在校期間聲樂課程的系統(tǒng)學習,雖然大部分學生可以掌握聲樂的基礎知識和發(fā)生狀態(tài),但是由于學生自然條件不同,學生掌握的效果會有很大差別,但是聲樂的學習卻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表達。因此,
在幼兒師范聲樂教學中,強調(diào)情感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1幼師聲樂教學方式中情感培養(yǎng)的重要性1.1幼師聲樂教學的方式
幼兒師范聲樂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式有以下三種:(1)技巧的培養(yǎng)。科學的發(fā)生方法才能正確的演唱歌曲。正確的發(fā)聲是有技巧的,首先,是吸氣正確,其次,是呼氣得當。學生用半打哈欠的方式把喉頭放下,保持穩(wěn)定,找到氣息支撐的感覺,保持吸氣狀態(tài),然后歌唱。(2)樂感的培養(yǎng)。樂感指的是音樂的感染力,演唱者通過充滿感情的演唱,把音樂作品的情緒和內(nèi)容準確的傳達給觀眾,最終引起共鳴。樂感的培養(yǎng)首先是多聽,聆聽美好的音樂作品,藝術(shù)家通過音樂作品表達歌曲的情感,或是悲傷或是傷感,多聽就可受到美的熏陶和陶冶情操。其次是多練。學生通過多練,把握不同歌曲的情感,從而領悟不同作品的涵義。(3)情感的培養(yǎng)。情感,通俗的講就是人們對于客觀事物的觀點和態(tài)度,它反映的是人們和客觀需要之間的關(guān)系。歌唱就是一種情感藝術(shù)。沒有情感的歌唱不能算是聲樂藝術(shù)。所以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時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歌唱時要以情感人。
幼師的聲樂教學不是培養(yǎng)高超的演唱技藝,而是培養(yǎng)幼兒教育工作者,幼師的聲樂教育首先注重情感的培養(yǎng)和樂感的培養(yǎng),其次才是歌唱技巧的培養(yǎng)。1.2情感培養(yǎng)的重要性
首先,從聲樂教學的理論上看,聲樂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唱好
擴展閱讀:1070幼師聲樂分層發(fā)《商情》
幼師聲樂分層教學的實施
懷集縣教師進修學校鄧興忠
摘要:幼師的聲樂教學是幼兒師范學校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在幼師的聲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法,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聲樂水平的提高。本文簡要的介紹了分層教學的概念和意義,并對分層教學法所遵循的原則和分層教學法在幼師聲樂教學中的注意事項加以討論,為幼師的聲樂教學提供了參考。關(guān)鍵詞:幼師聲樂教學分層教學個性特點原則
聲樂課是中職幼師的一門重要學科,在幼師的聲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法,對于提高學生個人素質(zhì)和職業(yè)技能具有重要意義。一、分層教學的概念
所謂層教學就是指按照學生不同基礎和個性的差異,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因材施教,全面促進每一個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分層教學以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力為目標,具有教學目標全面化、教學內(nèi)容分層化、教學方法針對化、教學對象主體化的特點,能夠幫助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學習,最終達到極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效果。二、實施分層教學應遵循的原則1.了解不同學生間的差異
在對幼師聲樂教學實施分層教學法時,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jù)學生聲樂基礎、興趣愛好以及個性的不同,將學生合理的劃分為不同的層次,保證層次劃分的科學性和代表性。同時,在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教學內(nèi)容時,要考慮到學生的特點,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側(cè)重點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充分體現(xiàn)差異性在分層教學法中的作用,讓學生能夠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點,張揚自身的個性,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和發(fā)展方向,快速的提高自身的聲樂水平。2.對層次進行合理的劃分
對學生進行分層時,教師要依照一定的原則與方法,遵循分層教學的合理性原則,優(yōu)先考慮學生的個人特點和學習需要,對學生的層次進行合理的劃分。目前聲樂的唱法種類相對較多,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不應單純的考慮學生的聲樂
水平,也要照顧到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人特長,保證學生的優(yōu)點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同樣,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也要遵循合理性原則,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和需要,保證每一個學生的聲樂水平都能得到提高。另外,因為學生對知識的接受速度有著快與慢的區(qū)別,所以,在進行一段時間的分層教學之后,必然會有部分學生的聲樂水平提高速度明顯高于同層次的其他學生,而另外一部分學生則會出現(xiàn)成績提升偏慢的現(xiàn)象。這就要求學生的層次劃分要有一定的靈活性和流動性,可以隨時對學生的層級進行調(diào)整,保證學生在學習聲樂知識時既能“吃得飽”,又能“吃得透”,使層次劃分更加適合學生的需要。3.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往往過于注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而忽略了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的地位,導致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長期難以提高。因此,在對幼師聲樂進行分層教學時,要遵循一學生為課堂教學主體的原則,在師生之間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和諧關(guān)系,并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和表達能力。比如,在課堂中增加“每日一歌”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走上講臺,對所選歌曲進行演唱并適當?shù)募右灾v解,之后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從而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同時增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開闊了學生的眼界,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達到全面促進學生聲樂水平提高的效果。4.適當對學生進行鼓勵
成功教育的理論指出,任何人均具有獲得成功所需要的潛能。而分層教學的方法正是要充分的挖掘這種潛能,并使其得到良好的發(fā)揮,最終達到提升學生的聲樂水平、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的效果。因此,在實施幼師聲樂分層教學法時,要注意以鼓勵為主,激發(fā)學生學好聲樂的愿望,充分的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zhuǎn)變,最終促進學生聲樂水平的提升。
三、實施分層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在實施分層教學時,要注意集體教學與小組教學的合理安排,只有做到在集體教學里有小組教學,小組教學合理的安排在集體教學之中,才能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的教育,并使小組教學容給每個學生以啟發(fā),達到在照顧學生
的個人特點的同時,提高班級整體聲樂水平的效果。例如,在進行正式教學之前,先組織學生進行集體的發(fā)聲練習,之后再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不同難度的發(fā)聲訓練,讓基礎較差的學生從其他層次學生的練習中學到正確的發(fā)聲技巧,最終提高其聲樂水平。
其次,在幼師聲樂分層教學中,要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分層化管理。例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的《中等幼兒師范學校教學大綱》規(guī)定,中職學生在第二學年需要初步掌握正確的咬字和吐字技能,掌握聲音的共鳴調(diào)節(jié)方法。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可對分成不同學別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要求基礎較好的學生能夠運用已經(jīng)熟練掌握的方法和技巧,充滿感情的進行演唱,具體的演唱曲目包括:《紅梅贊》、《茉莉花》、《黃水謠》等難度較高的曲目。對于聲樂基礎處于中等水平的學生,要求其能夠正確的吐字、咬字,并能夠完整的完成歌曲的演唱,具體演唱曲目包括:《鼓浪嶼之波》、《漁光曲》等難度適中的曲目。而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應要求其初步建立起正確的發(fā)生概念,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并做到基本完整的演唱歌曲,包括《二月里來》、《大海啊故鄉(xiāng)》、《搖籃曲》等難度相對較低的曲目。讓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并從階段性的學習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令聲樂基礎較好的學生得到更多的鍛煉,同時激勵基礎較差的學生建立起學好聲樂的信心。
最后,實施分層教不僅意味著對學生的教學內(nèi)容實行分層化教學,對學生的教學目標也應實施分層化管理。比如,在組織不同層級的學生同時對《共和國之戀》進行演唱時,教師應當為學生安排不同的演唱任務。對基礎較好的學生,要求其充滿感情,字正腔圓;對成績中等的學生,要求其發(fā)音正確,演唱完整;而聲樂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則需要做到保持準確的旋律和音準,盡可能完整的進行演唱。通過以上方法,來改善基礎較差的學生對聲樂的緊張心理,從而提高其演唱水平。
總之,在幼師聲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法,能夠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科學合理的教育,充分的提高了學生的聲樂水平和個人素質(zhì),對幼師聲樂教學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高靜.淺談幼師聲樂課的教學改革[J].東西南北:教育觀察,201*(02)[2]菊榮.幼師聲樂教學初探[J].科教文匯,201*(16)
[3]徐倩,胡玉芝.聲樂課“分層次教學”實踐[J].科技信息,201*(33)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guān)于《淺談情感在幼師聲樂教學中的作用》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淺談情感在幼師聲樂教學中的作用: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