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在幼兒園開展剪紙活動的研究”
課題“在幼兒園開展剪紙活動的研究”
一、課題的提出
《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明確規(guī)定:幼兒園要將“萌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的情感”、“萌發(fā)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作為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剪紙是我國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它淵源于民間的美術活動,具有特殊的審美情趣和魅力,能充分表現當地獨特民俗文化風貌,也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是一種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我國當代教育家陶行知曾經過:“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而幼兒時期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極富創(chuàng)造力的時期,為此,我們根據我園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在幼兒園剪紙活動研究》的實驗,開展了一系列具有實踐性的剪紙教學活動實踐,旨在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通過該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幼兒逐步了解民間剪紙藝術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激發(fā)幼兒積極動手、動腦的興趣。培養(yǎng)孩子的獨創(chuàng)性,同時也促進幼兒在大自然、大社會、生活中、學習中去發(fā)現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充分挖掘生活情趣,與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二、課題研究價值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日本的一位醫(yī)學博士也指出:如果也培育出智力開闊、頭腦聰明的孩子,那就必須經常使他鍛煉手指的活動,由于手指的活動能刺激大腦皮層中的手指運動中樞,從而促進全部智能的提高。而剪紙藝術需要經常的折、卷、剪等動作,都是精微的指尖活動,故是鍛煉指尖、開發(fā)智力的很好途徑。本課題立足于實踐操作,運用行動研究法,邊行動邊研究,積累有形的教育經驗。如活動方案、經驗總結、論文等文字資料及剪紙作品、圖像資料,形成有利于幼兒快樂成長的,獨具特色的園本課程體系,探索以剪紙為區(qū)域活動之一的教育實踐模式。
充分利用剪紙藝術對幼兒進行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形式,開發(fā)幼兒智商,讓幼兒通過做來探索世界,學會用腦、用手巧妙、愉快、創(chuàng)造性地剪折,從而促進幼兒在智力、個性、社會性情感、藝術表現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
從人文觀的角度出發(fā),剪紙課程將對如何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尊重幼兒意愿、行為與規(guī)則,要求教師與幼兒雙方作用的發(fā)揮等進行深入探討。
從生態(tài)學意義上看,剪紙課程對如何啟動環(huán)境與幼兒互動、環(huán)境、材料對剪紙作用等方面尋找最佳切入點,從教育學熱點著手,剪紙課程將對如何把握預成與生成有機結合,區(qū)域活動中如何進行系統(tǒng)探索性學習轉化等問題重點關注。
從心理學層面入手,剪紙課程將從探索幼兒學習動機、需要、好奇心、興趣點著手,通過欣賞、游戲、操作、娛樂、交流等形式,摸索有益于幼兒學會思考、想象、創(chuàng)造、探究等個性綜合心理素質的有效策略。三、課題研究目標
(1)根據幼兒不同年齡階段的特征,整合有利的教育因素,構建適合于各年齡階段幼兒發(fā)展的課程目標、內容和形式。
(2)通過分析剪紙課程中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分析研究內容,針對剪紙的技能、技法、表現形式等不同方面進行有關環(huán)境材料、師生互動、觀察方式、學習方式等教育策略的研究,探討自主與規(guī)則,生成與預成,基本與創(chuàng)造的關系,促進幼兒自主發(fā)展,提高教育理性研究能力。
(3)初步摸索出適合農村幼兒園實際的具有操作性的剪紙園本課程體系。(4)通過開展系列剪紙活動,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剪貼方式,大膽地表現自己對所認的、密切貼近他們生活的各種事物的情感與體驗,并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家長、教師互相合作的能力。
(5)通過剪紙活動增強幼兒雙手的靈巧性,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培幼兒對美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及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6)探索教師在剪紙活動中怎樣樹立幼兒的自信心、成功感,怎樣引導幼兒去發(fā)現美、表美、創(chuàng)造美。
(7)激發(fā)教師積極參與幼兒園科研活動的興趣,全面提升教師的科研素質。四、課題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從實際工作需要出發(fā)尋找研究課題,邊實踐邊研究,從而達到解決實際
問題,改良教育現狀,形成園本課程體系的目的。(2)文獻研究法收集研究信息,研究資料。
(3)通過調查、測查了解幼兒原有情況和前后差異。
(4)采取有效手段等記錄,分析幼兒剪紙技能的提高,及時進行階段性總結,撰寫論文、整理成成果集等五、研究對象和研究步驟本園大(1)、中(1)、。1)為實驗班,大(2)、中(2)、。2)班為對照班本課題擬用研究時間為三年半時間(201*年月201*年月)。共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年月年月)為課題論證期,進行課題的前期準備工作,主要進行以下的步驟:據教研室總課題組《幼兒園美工活動生活化研究》課題實施方案,選擇本園課題,并對課題進行充分論證;1、選擇本園實驗班、對比班;
2、成立幼兒園科研課題組,落實研究班子、成員、經費;3、對實驗班、對比班幼兒剪紙活動現狀進行測查(實驗前測),并形成測查報告;4、擬定課題實施方案;5、培訓課題實驗教師;
6、擬訂幼兒園剪紙活動總目標、階段目標以及活動內容建議計劃。7、進行本階段工作總結。第二階段:實施階段(年月年月)為課題實施的主要階段,在本過個程中教師、家長將給實驗班的幼兒提供豐富的剪紙材料、足夠多的剪紙工具、共同創(chuàng)設幼兒選擇材料以及合作伙伴的自由空間,根據幼兒園剪紙活動總目標、階段目標開展有意識的、形式多樣的系列剪紙活動,并將剪紙活動有機融入幼兒的家庭生活中、幼兒園生活中、社會交往活動之中,及時收集家園互動、師幼互動活動中開展的活動資料、生成的活動資料、形成系統(tǒng)的文字、聲相資料。本階段具體分三個步驟進行
步驟一:時間為年月年月
1、修改課題實施方案,發(fā)放課題組問卷;2、選擇本階段實施內容。
3、培訓實驗班、課題組教師。4、形成本階段總結;
5、收集本階段教學活動設計、經驗文章,幼兒剪紙作品;步驟二:年月年月
1、選擇本階段實施內容;
2、對實驗教師教師進行培訓;3、召開課題實施研討會;4、形成本階段總結。
5、收集本階段教學活動設計、經驗文章,幼兒剪紙作品;步驟三:(年月年月)1、選擇本階段實施內容;2、對實驗教師進行培訓;
3、實驗教師進行研討交流,收集教師經驗文章,幼兒剪紙活動作品;4、形成本階段總結。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年月年月)
1、對幾年來的資料進行收集、分類、整理;2、形成研究報告和工作報告;3、對形成的資料進行歸檔立卷,
4、提出結題建議,向上級有關部門申請結題鑒定。六、成果預計
1、形成剪紙活動系列活動計劃、小、中、大班剪紙內容模塊。2、幼兒園開展剪紙活動的有效途徑。
3、試驗課、優(yōu)質論文、活動的聲相資料。七、主要觀點與創(chuàng)新之處(1)體驗為本
在剪紙活動中,讓幼兒親自看一看,試一試,做一做,使幼兒成為真正完整的、自由的人,讓他們從小在實踐活動中保持一種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不斷去體驗、去探索、去發(fā)現問題,嘗試自己去解決問題,從而獲得生活經驗、技能和知識。
(2)生活為源
幼兒的生活需要和已有經驗是課程內容的源泉和首要依據,這也是與體驗為本息息相關的原則,幼兒的剪紙活動往往就是他們對現實生活的反映,當幼兒在剪紙活動中產生對生活的需要和體驗時,成人不能朝著功利的目的去干預,而是要在維持幼兒完整體驗的基礎上,和幼兒共同交流,使知識在體驗中獲得進一步生長的動力,才會不斷地學習、研究、探索,回歸于幼兒的生活。(3)整合為系
幼兒的成長是身心全面的、整體發(fā)展的過程,課程的各要素要有機的統(tǒng)一和整合,發(fā)揮整體育人的功能,我們以“剪紙”為樞紐,從教育內容(認知、藝術、科學、社會等)、(教育手段,操作、交流、表現等),組織形式(集體、小組、個別、平行班等)生活環(huán)節(jié)(節(jié)目活動競賽、制作)計劃與評價(生成、預成、自評、他評等)多層面有機聯系,融會貫通,促進幼兒在情感、審美等諸方面的和諧發(fā)展。
(4)自主為魂
在整個活動中放開幼兒的手腳,讓幼兒能夠自己選擇材料,主動提出目標,獨立操作,獨立解決難題,保證幼兒在沒有壓力的條件下作業(yè),即使是教師安排的剪紙內容,也應該以幼兒的需要和要求出發(fā),根據幼兒在剪紙中出現的興趣點、困惑等隨機調整剪紙內容,惟有如此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他們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5)需要為動力
在剪紙活動中要滿足幼兒的需求,材料要合適、充足,材料是幫助孩子在活動中實現遐想,滿足愿望的必需物,如在區(qū)角活動中放置剪刀、紙類等,尊重幼兒的意愿,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新之處
將預成課與生成課相結合,倡導體驗為本,生活為源,整合為系,自主為魂的原則,運用欣賞、游戲、操作、娛樂、交流觀察等手段,鼓勵幼兒在做中學,做中求發(fā)展,做中會創(chuàng)造。通過課題實施,還幼兒以幸福、自主、五彩斑斕的童年生活,給幼兒提供寶貴學習經驗,體驗人生機會,這是發(fā)展前提和目的,幼兒將終生受益。
八、預期研究成果
1.三年內總結有關剪紙經驗、技法等論10篇以上。2.形成剪紙活動案例3冊。3.匯集幼兒剪紙作品集3冊九、研究保障能力(1)經濟支持
課題經濟資源及時、豐富。本園擬定相關制度,在課題研究經費上專項投入,優(yōu)先派送課題組成員成員參觀培訓,對有優(yōu)異表現的給予相應的獎勵。(2)資料設備
資料收集整理有專人負責,與課題相關的文獻內容充足,師生、家長共同收集和制作了大量的剪紙作品。(3)研究時間保障
1、每周安排一次教研活動時間。2、每月一次教研觀摩活動。3、一季度進行一次階段性小結十、課題組研究成員課題指導:林美嬌課題組長:蔣萱
課題組員:陳惠芳、潘杏芬、歐紅桃、左荷敏、周東華、張奇、高嵐、張云等
擴展閱讀:幼兒園剪紙活動開展[論文]
幼兒園剪紙活動的開展
摘要:剪紙可以使孩子安靜下來,專心致志地干一件事;還可以使他們練出一雙靈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著心靈,這是因為手部肌肉群的訓練有利于大腦的開發(fā)。本文將與大家分享我在這幾年剪紙教學探索中的一點經驗。關鍵詞:幼兒;剪紙;開展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7661(201*)11-256-01
剪紙在我國歷史悠久,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一張彩色的紙,寥寥數剪,就可以剪成栩栩如生的人物、頑皮可愛的動物、形態(tài)各異的花草、千變萬化的圖案......這種神奇的變幻實在叫人驚喜和癡迷,更是令小朋友興趣盎然!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币虼耍谖姨ど瞎ぷ鞯诙昃驮诎嗬镌O立了一個剪紙興趣班。通過兩年多的實踐探索,逐步總結了一些經驗,現在和大家分享。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剪紙環(huán)境
由于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對于現代的孩子來說平時接觸的很少,所以作為老師首先就要給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剪紙環(huán)境,使幼兒能夠更好的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比如教室里墻面的布置是與一幅典型的剪紙畫,在窗上有著各種各樣的窗花,而墻上墜的是幼兒自己動手做的花鏈。平時,我還經常有意識的帶領幼兒觀看一些剪紙藝人的作品,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并加以現場點評。二、激發(fā)幼兒的剪紙興趣
孩子在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剪紙就是在嫁娶時看到的各種各樣的“喜”字,有圓形的,方形的,心狀的,他們也特別感興趣。因此我收集了這些“喜”字,并展示給幼兒看。幼兒看后,都要求我能夠教他們剪這些“喜”字,我便讓他們跟我學習了一種最簡單的雙喜剪法;顒雍,每個幼兒都拿著他們的作品,臉上洋溢著愉悅的笑容。從這開始,他們便對剪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常常在區(qū)域角剪各種各樣的窗花。三、引導幼兒學會觀察
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它的題材都來源與生活,來源與大自然。因此,當幼兒在創(chuàng)作剪紙時,他首先就需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這就需要幼兒在平時生活中學做一個有心人,要學會觀察,善于觀察。在我第一次創(chuàng)作剪紙的教學中,我要求幼兒來畫一種小動物,這看似簡單的活動,卻引發(fā)了許多問題。很多幼兒畫出來的小動物都沒有典型的特征,可以說是四不象。這也就充分說明孩子在平時生活中缺乏觀察。
因此我留有了一個星期的時間給孩子,讓他們在生活周圍找一種小動物進行觀察,然后再來進行創(chuàng)作。第二次,孩子們的作品著實有了很大的改觀,盡管線條上還不夠流暢,但是他們都能夠很準確的表現出動物的主要特征,從這個活動中,孩子們也知道只有用心的去觀察我們身邊的事物,你才能夠創(chuàng)作出出色的作品。以后,在平時的生活中我經常的發(fā)現,孩子們每到一處都特別留心觀察。有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課題“在幼兒園開展剪紙活動的研究”》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課題“在幼兒園開展剪紙活動的研究”: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