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學生對大學生活適應性能力的調查報告總結
《關于大學生對大學生活適應性能力的調查報告總結》
投資工程管理學院
地產一班
報告時間:201*.5
一:基本情況
1、調查課題:大學生對大學生活適應性能力調查
2、參與調查人員:劉睿、張家寧、遲曉婷、郭坦、鐘霽、李穎杰、、李海杰、潘芳、
趙一寧、薛宏山。
3、調查時間:201*年5月5日到5月8日4、調查對象:在校大一學生
5、調查方式:分發(fā)網絡調查問卷(本次調查收回125份問卷,有效問卷125份,有效率
100%。
下面我就將此次的調查情況做一個報告
二:主要內容
本調查小組此次圍繞大學生對大學生活適應性做了調查,主要涉及了大學生對于學校的外部環(huán)境、學習氛圍的適應以及對于交友情況的討論等方面來展開。我們一共在調查問卷上設計了20個問題。通過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同學們對大學生活的適應型號是不錯的。通過調查我們應當明確自己究竟應該怎樣安排好自己以后的大學生活,從而使青春無悔,不枉來到世上走這一遭!
告別中學時代,邁進大學校門,莘莘學子滿懷希望和憧憬人生理想將在這里確立,美好生活將在這里開始。面對嶄新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同學們既會充滿好奇和興奮,也容易遇到不適和困難。盡快適應大學新生活,為今后的健康成長成才打下良好基礎,是我們首要考慮的問題。一:對于日常生活方面,我們應該盡快適應校園環(huán)境,比如試著習慣這里的飯菜,坦然對待學校體育設施的簡陋。離家在外,思鄉(xiāng)之心在所難免,而如何盡快和同學們建立良好關系,嘗試獨立生活也就成為了大學生減輕思鄉(xiāng)之情的好方法。積極參與社團活動,此外,培養(yǎng)自身綜合素質,讓自己在學好專業(yè)課的同時也有一些社會經驗,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二:在校學習方面,我們應當樹立新的學習理念,明確大學的學習特點,使自己能夠再利用學習資源的同時盡快調整學習方法,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經驗體會
本次調查中,小組內分工明確,將調查課題化整為零,集眾人智慧,最終經過匯總得到了這個調查結果?偟恼f來,我們的調查成果還是令我們滿意的!通過此次調查,不僅使組內人員更好的了解了自身的情況,為我們以后無論是在大學生活中還是在以后的工作中都做了一些準備,而且能讓更多的同學們了解我們的調查結果,進而適應好大學生活!
四:批評建議
在參與調查過程中,也體現了我們的一些不足。比如組員們不能及時的做好溝通和交流,而且我們還不能及時的完成各自的任務,以便于及時修正。另外,我們的調查方式比較單一,沒有實行當面采訪。針對以上問題,我們主要可以從加強溝通方面入手,經常交流,明確調查方向,確定調查方案,及時調整調查內容及方法,實現質量高而且速度快的調查!
擴展閱讀:大一新生對于大學生活適應性的問卷調查報告
大一新生對大學生活的適應性的調查報告
《馬克思基本主義原理概論》
學校:廣西師范大學
學院: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
專業(y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職教師資班)年級:201*級
小組成員:韋燕丹(組長)梁燁潘春蘭
附錄一
關于大一新生對于大學生活適應性的問卷調查
1.你的性別是()2.你的專業(yè)是:______A.男B.女
3.入學后對學校和自己專業(yè)的滿意程度題()
A.比想象中的好B.符合自己的想象C.與想象有些差距D.十分不滿意4.你對學校環(huán)境不適應的原因是()
A.氣候等自然因素差異B.飲食差異C.大學特殊的人際關系D.文化、習俗等社會環(huán)境因素E.大學不同于高中的學習氛圍F.沒有不適應5.你覺得寢室集體生活如何?()
A.很溫馨,大家無話不談B.和諧,大家相處融洽C.還行,大家關系一般D.不是很好,偶爾有小爭執(zhí)E.關系有點緊張,矛盾頻發(fā)6.你所遇到的人際關系問題包括以下哪些?()
A.語言環(huán)境不同,溝通存在困難B.缺少知心朋友C.與個別人難以交往D.與他人交往平淡、熱情不高E.戀愛問題F.基本沒有什么人際關系問題7.你認為大學的學習還重要嗎?()
A.依然重要,學習是學生的天職B.不是很重要,只要勉強過了就好C.不重要,學習的黃金時間已經過去了D.很不重要,人生得意須盡歡8.在學習方面,你覺得有哪些不適應?()
A.學習方法B.大學的教育方式C.課程難度D.和老師交流溝通E.沒有不適應
9.課余生活的安排()
A.主動上自習或去圖書館看書B.參加各種社團或學生會活動C.上網聊天、玩游戲、看電影、瀏覽網頁等D.逛街購物E.參加其他活動(如聚餐、老鄉(xiāng)會等)10.對于社團學生會活動或學校組織的相關比賽及活動,你()
A.熱情高漲,積極參與B.依個人興趣選擇相關活動參與C.偶爾參與D.一點興趣也沒有
11.現在能否將工作、學習及娛樂休閑的時間平衡好?()A.完全可以B.基本可以C.有點困難D.幾乎不能12.你如何看待自己參與的社團或學生會工作?()
A.非常重視,甚至占去學習時間B.會適合地安排時間去做,但不會占用學習時間C.只當作興趣,喜歡做的時候做,不喜歡做的時候就不做D.不知道13.面對大學的新奇和各種的誘惑,你覺得自己的自控能力如何?()A.完全能約束自己B.比較能約束自己C.一般D.大多數時間不能控制自己E.完全不能自控
14.你在大學期間戀愛了嗎?()
A.是B.否C.戀愛中……D.尋找中……15.你認為在大學戀愛會影響學習嗎?()A.會B.不會C.不清楚
16.面對大學里面那么多的優(yōu)秀同學,你的自信心如何()A.很自信B.較自信C.沒太大的信心
17.當你悲傷失落時,你能否很快消除自己心中的負面情緒嗎?
A.能很快的調試自己的情緒B.經過一段時間,自己能夠調整好自己的情緒C.較難去消除自己的負面情緒D.無法消除自己的負面情緒
18.當你碰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非學習方面)你愿意向誰傾訴?()A、家人B、好朋友C、有關老師D、心理咨詢師E、自我調節(jié)F、陌生人或網友G、其他19.您的宿舍是幾人間:()
A.四人間B.六人間C.八人間D.十人以上20.你對你現在的住宿條件滿意嗎?()
A.滿意B.還可以,一般般C.比較差D.無所謂21.你覺得飯?zhí)玫娘埐巳绾?()A.很好吃B.還可以C.貴,難吃22.對未來的大學生活有無清楚的方向()
A.有清楚的方向,明確的目標B.有短期的打算C.很模糊,沒什么目標沒考慮過
24.(簡答題)你對你未來的大學生活有什么打算或展望?
D.
附錄二
開題報告
前言:每年9月,總有一批學子滿載著高考勝利的喜悅和父母殷切的?催M進
大學校園,但是,面對新環(huán)境、新生活的時候他們難免會產生這樣那樣的題目,表現為在學習上、生活上、人際關系、戀愛心理上的不適應,解決這些不適應性題目關系到高校新生整個大學時期的發(fā)展,甚至會對他們人生發(fā)展產生影響。就此,本部分對新生適應性題目展開了一次深層次的調查,設計了此次問卷調查。
課題:大一新生對大學生活的適應性的調查報告
一.研究對象:廣西師范大學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201*級90名大一新生
二.主要內容概述:
1.了解新生對大學生活的總體適應情況
2.了解新生在學業(yè)方面的安排,規(guī)劃以及困難
3.了解新生在大學生活中面臨哪些問題,及生活態(tài)度
4.了解學校對新生適應環(huán)境采取了哪些措施
5.了解新生對未來生活的展望
6.對調查問卷反饋出來的問題做出一定的評價分析,并給予建議
三.調查研究方法1.發(fā)放調查問卷
2.查閱文獻資料
3.網上資料收集
4.借閱有關調查分析
四.總結
大學是學子們夢想的地方,更是大學生創(chuàng)造永恒青春的地方。然而,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剛剛走進大學校門卻出現了嚴重的不適應問題。因此,了解大學生入學適應期的問題,尋求解決的對策,盡快適應大學新的環(huán)境是每一個大學新生所面臨的首要問題。
大一新生對大學生活的適應性的調查報告
摘要:
大學是學子們夢想的地方,更是大學生創(chuàng)造永恒青春的地方。然而,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剛剛走進大學校門卻出現了嚴重的不適應問題。突出表現在學習、生活、人際關系等方面的不適應,甚至給一些人帶來沉重的壓力,心理上感到困惑,情緒上難以振作。因此,了解大學生入學適應期的問題,尋求解決的對策,盡快適應大學新的環(huán)境是每一個大學新生所面臨的首要問題。
一、對象及工具
1.研究對象:廣西師范大學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201*級90名大一新生2.調查工具:以不記名的方式發(fā)放問卷,回收后小組共同討論,分析,并參考有關文獻資料,查閱網上資源,借助有關調查分析等。
二、新生總體適應性狀況
在進入大學之前,每一個人都在心里構想過自己美好的大學生活,但是進入大學后,在經過一小段時間興奮之后,他們突然間發(fā)現現實中的大學跟自己想像中的大學有著很大的差距,并非那么的完美。有的學生因為高考失利;有些學生是聽從父母的安排;有些學生是因為向往南方又可以遠離父母的管轄;有些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yè)不感興趣。這所有的一切,致使一些學生情緒低落,感到前途渺茫,困惑失望,從而形成了失落心理。
從總體說,在被調查的83名同學中認為學業(yè)方面難以適應的比例最高,占60.3%;另有24.3%的同學認為生活方面難以適應;還有15.4%的同學認為人際交往方面難以適應;缺失值為3.5%。下面就一些典型的情況作具體分析。
6040201*01*48學業(yè)
生活人際關系
三、學業(yè)方面
經過高考激烈殘酷的競爭,很多學生感到精疲力盡,在飽嘗了成功喜悅的同時,認為進入大學可以好好的放松,以之補償十幾年來的寒窗苦讀。可到了大學,仍然要面臨繁重的功課,這讓他們不知所措。在十多年的苦讀生涯中,很大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目的就是為了考上大學,且是在家長和老師的雙重推動下向這一目標沖刺的,學習上帶有非常大的被動性。進入大學后,這個目標已實現,許多學生一下子失去了奮斗目標、生活的重心,再也沒有太多的激情和動力去投入到新的學習中去,在學習上很被動,積極性不高,對知識的渴望不強烈,出現了徘徊和迷茫的心理。
多數同學表現出難以適應大學的學習環(huán)境,占到了64.3%。多數同學覺得學
習感到疲勞是因為作息時間不合理。當問到在課余時間做什么時,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回答是在宿舍睡覺或是呆在網吧,占到了22%(其中男生占到了90%),而在呆在圖書館的同學只占到36%。說明在課余時間同學們主要在娛樂玩耍。
在談到對班集體是否滿意時,多數同學表示一般或不太滿意。80%的同學認為同學之間的關系不是很緊密,交流得太少了。針對這些問題,建議同學們應該以班級為整體,把班級建設作為自己的責任,積極參加班級的各項活動,為班級的建設添磚加瓦。
課余安排504030201*0宿舍或網吧
圖書館其他四、生活方面
由于入學前將大學生活過分理想化,把大學生活想象得很浪漫、神秘和多姿多彩;加上對所上學校優(yōu)勢的不了解,入學后卻發(fā)現現實并非完全如此或感覺相差甚遠,這種差距使得大學新生產生了很大的心理落差,而且新生往往很容易從校園環(huán)境等表現現象得出結論。過高的期望值與大學的現實生活反差較大,導致部分新生入學出現情緒波動和失落。從調查報告中得知,大多數學生反映覺得住宿條件較差,學校周邊環(huán)境是亂,食堂飯菜大多認為想哭,貴,不好吃,有失落心理的新生要注意盡快從這種狀態(tài)中擺脫出來,認識到想象與真實的大學生活之間的區(qū)別,并以樂觀、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面對現實,客觀的看待目前的狀況,同時增進對學校和專業(yè)的了解,明確學校的相對優(yōu)勢和個人發(fā)展空間大小的辨證關系,以良好的心態(tài)迎接新的生活。絕大多數學生覺得大學生活面臨最大問題是學習問題,對于大一新生,習慣了老師跟著的應試教育,自學能留較差,所以對于大學的學習都不太習慣,作為大一新生,應該要摸索適應大學學習的方法。對大學學習的不適應最易產生情緒波動與自我評價偏差。新生要正確認識大學學習的特點,逐步摸索與自己水平、基礎相適應的學習方法,注重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學會管理支配時間,學會應用工具書,利用圖書館等條件自學。對于大學期間是否戀愛大多數人是沒有的,而少部分人是已戀愛,對于戀愛是否影響學習,很多都是不影響或者不清楚,對于大學戀愛問題,我們應該持可遇不可求的態(tài)度,在日常生活中,多與各地,性格習慣各異的同學交往,需要把握交往機會,學習溝通技巧,采取積極主動的方式與他人交往,讓自己的大學生活多姿多彩,而不是以為追求所謂的愛情。對宿舍的看法807060504030201*0不滿意
一般滿意
對食堂飯菜的評價60504030201*0可口
還行難吃
五.人際交往方面
大學生有人際方面的困惑,在大一新生里面得到了充分體現,在大學里面,
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匯集成了一個社會群體。在交際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問題。有些學生因為語言表達能力較差,使他們害怕與他人溝通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處于一種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導致孤獨、抑郁或自卑。
大學里的人際環(huán)境也是極其豐富的。中學生大多數以家庭為根據地,群體關系比較單一,接觸的同學又都處于共同的區(qū)域,具有相似的區(qū)域文化,同學之間關系處在較為單純、坦誠的氛圍中。進人大學后,同學來自四面八方,不同地域間的差別,帶來了語言、性格、生活及飲食習慣的差異。同學間尤其是同宿舍的同學組成了新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在這樣一個新的環(huán)境中,同學們朝夕相處,交往不僅僅是學習,而且是全方位的。在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知識需要不斷地補充和更新。在大學校園里,這種知識的補充和更新不僅僅限于老師的傳授和答疑;而同學之間的交談,因特網、電話、書信等各種交往渠道,都是獲得新知識的有效途徑。
同學們在對同宿舍的室友的了解程度上,有一半的同學感覺不太了解,覺
得比較了解的占不到10%。而且同學們表示與其他院系的同學來往也不是很多。平時在學校經常交往的對象多是老鄉(xiāng)或同宿舍的室友。在與陌生人交往時,只有較少的一部分同學具有很強的自信,其他大多數同學缺乏自信。
與身邊同學的相處7060504030201*0很融洽
一般不怎么樣
六.學校為新生適應環(huán)境采取的措施
為了讓新生從被動地安排逐漸轉化為主動地安排,逐漸適應以學生自覺自愿為原則的大學生活,廣西師范大學也開展了各式各樣的活動來讓學生更好地過渡到大學生活。比如,班級輔導員給學生講《新生入學須知》及相關內容>,《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中的《如何規(guī)劃大學生活》,學院規(guī)定大一新生每晚上晚自習,開展犧牲被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等,都是學校為了讓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的開展的活動。
七.給新生的建議
(1)明確個人奮斗目標,以實際行動實現目標,完成個人理想(2)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對未來生活充滿信心;(3)提高個人修養(yǎng)的同時要注重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4)了解社會實事,與國內、國際社會生活掛鉤,豐富個人經驗;
(5)學校應多開設一些實踐課程,并對大學生疑難問題進行輔導解答;
(6)學校應多開展“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大賽”諸類活動,鼓勵大學生開拓思維,勇于創(chuàng)業(yè)。
目錄
一、研究對象及工具……………………………………………2
二、新生總體適應性狀況………………………………………三、學業(yè)方面…………………………………………………2,3
四、生活方面…………………………………………………3,4
五、人際交往方面……………………………………………4,5
六、學校對大學生適應環(huán)境采取的措施………………………5
七、給新生的建議………………………………………………5
附錄一:新生適應調查表
附錄二:開題報告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關于大學生對大學生活適應性能力的調查報告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關于大學生對大學生活適應性能力的調查報告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