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規(guī)矩、有紀律,是每個共產黨員的應有素質,更是學習貫徹落實好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的一項政治任務。新形勢下,我們黨要帶領全黨完成好各種新的任務,就必須從嚴治黨,從嚴管黨,這就必須從黨的政治生活管起抓起。新《準則》和《條例》正是圍繞講規(guī)矩、有紀律作出的進一步明確規(guī)定。只有每個黨員都做到政治堅定,品行端正,勇于擔當,苦干實干,都能把講規(guī)矩、有紀律挺在前面,就能做一個黨和人民認可和需要的合格共產黨員,六中全會提出的有關先進性和純潔性的要求就能得到保證,黨組織的生機活力就會得到充分顯現。
講規(guī)矩、有紀律,是每個共產黨員應有素質,也是和這個黨的綱領、性質、宗旨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自1921年7月,我黨在上海舉行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規(guī)定了黨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制度和黨的紀律,從此,中國共產黨就成為與黨紀黨規(guī)相生相伴的黨。同樣,我們每個共產黨員在剛入黨時都在莊嚴的黨旗下,舉起自己的右手向黨宣過誓:擁護黨的綱領,完成黨的任務,遵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也就是說,有紀律約束是每個共產黨員身上抹不去的印記,這個印記標明每名共產黨員從入黨第一天起,就要自覺地同黨紀、規(guī)矩相伴終身,這是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的政治生命決定的,也是應有的基本素質。
講規(guī)矩、有紀律,是每個共產黨員應有素質。主要還基于以下理由:
第一,是應知應會的基本內容。共產黨員是有一定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zhàn)士,如果把自己混同于一個普通的非黨百姓,就必然有愧于這個光榮的稱號。倘若是一名名副其實的共產黨員,就應該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就應該懂得如果一盤散沙、無組織、無紀律、無規(guī)矩,就必然無益于責任的遂行,無益于使命的實現。就應該懂得自由與紀律是一個對立統(tǒng)一的整體,沒有紀律就沒有自由,沒有統(tǒng)一的集中意志就沒有個人的心情舒暢。
第二,是提高黨的組織化程度基本要詣。我們每個人都清楚,個人是集體的一員,黨員是黨組織的一員。一個黨的組織如果沒有統(tǒng)一的管理,統(tǒng)一的紀律,大家各行其是,就不可能達成黨的任務的最終實現。從辯證法角度講,沒有統(tǒng)一的組織紀律就不可能有個人聰明才智的有效發(fā)揮。這勢必造成黨的組織化程度明顯降低,戰(zhàn)斗力明顯削弱,就無法完成上級黨組織交給的任務。因此,全黨的統(tǒng)一意志、統(tǒng)一行動、步調一致,是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的重要前提條件,也是基本要詣。
第三,是實現黨的目標的基本保障。黨在各個時期有各個時期的基本任務,黨的組織要實現黨的目標,無論是最終目標、總目標、階段性目標、年度目標、單項考核目標,總是要通過一定的措施、方法、程序,把各方面的力量以及每一個共產黨員組織起來,總要明確各塊組、各個人的具體任務,因此就會有分工,就會有分工者和被分工者,就要依照一定的規(guī)矩進行分工。被分工者就必須自覺接受和服從這種分工。最終保證一個總的目標的實現。
第四,是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的基本尺度。新準則第十二條要求各級領導干部當好人民的公仆,當公仆不享受任何特權。要求領導干部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要求他們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如果有人利用了公權力為自己身邊人或者為他人謀私利,違反財經紀律批錢、批物、批項目,巧立名目侵占、揮霍國家和人民的財物,違規(guī)用人或擅自提高干部待遇,這里條條有紅線,有規(guī)矩,有底線,有尺度。講規(guī)矩、有紀律就是尺度。
自己是一名已退休三年的老同志,總以為退休了就表明船到碼頭車到站,不在其位就應該不謀其政。學習六中全會精神后,感覺退了公職不等于黨員的權利義務退掉了,不等于黨員的責任卸掉了。陳云同志曾要求“退離休干部要繼續(xù)關心黨風黨紀,發(fā)揮監(jiān)督作用,在這方面沒有退居二線和離退休問題,只要是黨員活著就永遠處在第一線”?傊,共產黨員不僅要自覺地講規(guī)矩、守紀律,還要自覺地講政治,講道德,講奉獻,講修養(yǎng),講廉恥,講誠信,自覺地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自覺地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自覺地修煉自己的人格,自覺地做到創(chuàng)新思維并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作為、有所前進。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